弘扬太极文化,揭示太极真谛。同练养生太极,共享健康长寿。

名家注《太极拳论》

名家(来源漏作者)注《太极拳论》

——

王宗岳是清干隆年间的山西人 ( 故称山右 )。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,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。他的武术著作有《太极拳论》一篇,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,修订了《打手歌》一篇和《阴符枪谱》,共四种。

《太极拳论》以太极两仪立说;解释"十三势 "以八卦、五行立说;《阴符枪谱》以阴符立说。阴指暗,符指合,故阴符意为"静处为阴动则符 ",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 "静如 处女,动如脱兔 "。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,也读过《内经》、《道德经》及兵法等书,兼通击刺之术 ( 击剑、刺枪 ) ,枪法最精。

《太极拳论》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,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, "一阴一阳之谓道",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,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、硬拳,也不致练成柔拳、软拳,而是大家公认的有柔有刚、刚柔相济。这应该说是《太极拳论》的主要贡献。

下面,对《太极拳论》逐句逐段试作解释。

 (一)、 "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"

所谓太极,古人"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太初、太一也" ( 《易系辞》)。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,把太极形容为阴阳两气,混沌未分。也有人解释"太极"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,意为最高、最中心的东西。

 (太极图)呈圆形,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。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,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、弧形的.刚柔相济的拳术。

‥无极而生 " ,周敦颐 ( 1017一1073 )所着《太极图说》说 :

"无极而太极,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;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……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"。王宗岳说 : "太极者,无极而生",是根据《太极图说》而立论的。

‥阴阳之母也"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"太极"之中,所以说"太极"是 "阴阳之母 " 。

 (二)、 "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"

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,包含阴阳两气。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,分阴分阳,所以说太极生两仪,亦即"动之则分"。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,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,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,所以叫做"静之则合"。

上面五句话,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。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,方法

太极拳创造于清初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,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。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《拳经总歌》有 : "纵放屈伸人莫知,诸靠缠绕我皆依 "两句话,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。

 (三). "无过不及,随屈就仲"

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,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,不可主观,不可盲动,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伸,人屈我伸,人伸我屈,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,不要过与不及,要不顶不丢; 对方进一寸,我退一寸 ; 进一分,退一分。退的少了成为"顶",退的多了成为"丢 " 。

‥直来横去,横来直去"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,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"粘随"特点,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,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、力点和快慢,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。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,多了一种侦察能力"听劲 "。

 (四)、 "人刚我柔谓之走,我顺人背谓之粘 "

推手时要放松,攻和防都如此,逐渐练出一股"柔劲"来。刚劲好象一根硬木头,坚实但变化少。

柔劲好比钢丝绳,变化多。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。但从理论上讲,柔能克刚,刚也能克柔。

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,太极拳主张"柔中寓刚"、"刚柔相济",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,柔久则刚在其中,人以刚来,我以刚去对抗,这是两方相抗,不是"引进落空"、"借力打人"的技巧,而应该"人刚我柔"地把对方力量引开,使之落空不得力。

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,心身都要放松。对方刚来,我总是柔应,便对方不得力,有力无处用,这叫做"走化",目的是我走顺劲,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,使对方走背劲,造成不利于对力的形势。

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,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,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,从而无力反击。粘好象胶水、生漆粘物一样,粘走相生,刚柔相济,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。

"粘"这个字,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、戚继光等提出来的,武术书上最初见于明朝俞大猷的《剑经》,在他的对打棍法(不是套路的对打)中有时用粘字。到清初,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,于是"粘"的用途日广。

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,触觉灵敏,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,克敌制胜。

(五)、 "动急则急应,动缓则缓随"

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力动作的快慢,不能自作主张。首先,手臂放松,触觉灵敏,才能急应缓随,处处合拍。只有触觉灵敏了,才能做到"彼微动,已先动 ",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。 ?

 (六)、"虽变化万端,而理惟一贯"

动作虽然千变万化,而粘走相生,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。

(七)、 "由看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"

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 :即着熟、懂劲、阶及神明。

一 、 着 熟

着是打法、拳法、拳势,譬如看棋。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 路,就是各个不同的" 势"联贯组成的,每"势"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,错综互用,这就称作 "拳术"、 "拳法"、 "拳套"。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,称作体操、舞蹈、导引或八段锦。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,实 用性差,称作花拳绣腿,是表演艺术性的 武舞(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 ) 。 练太极拳推手,首先是身法、手法、步法.眼法和每势的着法(攻击和防御的方法)要练得正确、熟练;特别是练拳架,首先姿 势要正确,拳套要联贯熟练和呼吸配合好。然后在推手、散打中进行试用,捉摸每个着法用得上, 还是用不上 ;用上了,用劲对不对等。这是前人教太极拳的次序,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着法和变化,不可瞎练,漫无标准地划圈。

二 、 懂 劲

着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劲的粘随.刚柔、虚宜、轻重以 及屈中求直.蓄而后发等道理。现在有些人学推手好谈懂劲,但不研究着法,这是跳班、越级的方法。只追求劲,不讲求着法,往往无从捉摸,不着边际。因为, "劲附着而行,劲贯着中",着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,舍近就远,劲也就随着"看法"而失去 应有的作用。
懂劲以后,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。着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,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,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结合呼吸。

懂劲质量愈高,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越大,着法的 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。 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。只练拳不练推手,对懂劲是谈不上的。想象出来的懂劲,一接触实际就不行。

三 、 阶 及 神 明

"阶及"意即逐步上升,亦即台阶、梯子,须一步一涉 爬上去。 "神明 "意即神妙高明,随心所欲,形成条件反射,熟能生巧。

"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"这句话,总的意思就是踢、 打.跌、摔、拿等着法熟练后,逐渐悟出 "劲"贯看中的技巧,掌握"劲" 这个总钥匙, 不求用着,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,最后达到 "妙手无处不混然" 的程度。

 (八)、 "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"

"用力 "系指练功夫,不是指用力气。全句意为 : 不经过勤学苦练,就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 ) 。

坚持练拳推手,钻研掌理,会有好几次"豁然贯通",功夫是没有止境的。青年时期、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,各有一次或多次对拳理的"豁然贯通"。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、交流和反复研究掌理,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,对疗病保健,增强体质才有帮助。

太极拳发展至今,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、杨.武、吴、孙等五式,陈式还有老架.新架和赵堡架三种,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。传统套路都有这种讲究着法、运气的特点。

懂得着法,拳套才容易练正确,不致练得千奇百怪,也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, "气与力合",疗病健身的效果较高,又可节省练拳的时间。

 (九)、 "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 "

"虚领顶劲"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,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挥动作。

关于气沉丹田,说法不一。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,吸时小腹内收,隔肌上升,胃部隆起,肺部自然扩张。呼时小腹外突,隔肌下降,胃部复原,胸廓自然平正。身心兼修,内外并练,着重在内壮,这也是被称作"内功拳 "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

"气沉丹田"不可硬压丹田,也不可一味"沉气",而要"气宜鼓荡",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,不能用顺式。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(气沉丹田),呼气时小腹内收,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 "气沉 丹田",有降无升,所以一定要用逆式

如果用顺式腹式呼吸,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,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,必须气沉丹田,劲才能往前发。那能有劲要往前发,而呼气时小腹卸内收之理?

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,小腹内收 ; 发劲时小腹外突,气沉丹田。

内功拳种的"形意". "八卦". "南拳 "、 "内家拳",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。

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(那时只有陈式太极拳一种,没有流派),对呼吸运气只讲了一句 "气沉丹田 "。

"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"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.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。

 (十)、 "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"

"不偏不倚"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。不偏是指形体上、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,不倚是不丢不顶,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,而要中正安舒,独立自主。

"忽隐忽现"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宜无,忽轻忽重,虚宜无定,变化多端,使对方难于适应顾此失彼。

 ( 十一)、"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"

承上文,既要做到"不偏不倚忽隐忽现",还要做到,对方从左方用力攻来,我左方虚而化之,虚而引之不与顶抗,使来力落空 ;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来攻,则我右方虚而化之,虚而引之,也不与顶抗,使来力落空。这就是不犯双重之病。
练到处处能虚而化之,虚而引之,就是棋高一着,从而使对方缚手缚脚。

"虚 "和 "杳 "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。

 ( 十二)、"仰之则弥高,俯之则弥深,进之则愈长,退之则愈促 "

"弥"字作"更加"解释。我运用粘化划弧的引进落空的方法,对方往上进攻,我高以引之,使有高不可攀,脚跟浮起,凌空失重的感觉 ;如对方往下进攻,我低以引之,便有如临深渊,摇摇欲坠,愈陷愈深的感觉 ;若对方前进,我渐渐引进,便其摸不到我身上,有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,经我粘逼进攻,对力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。

这四种情况都是粘走相生,不丢不顶我顺人背,我得机,得势,彼不得机、不得势而出现的。

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认真实践,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进步。但这种推手技巧可说是无止境的,因之可说是一种活到老、学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术。

推手双方功力相等,不容易发挥出这样的技巧,如果差距大了 ( 例如力量、耐力.速度.灵敏.技巧等相差大了 ),这种高级技巧就会显示出来。

( 十三)、"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,人不如我,我独知人 "

这是形容触觉、内体感觉的灵敏度极高,稍微触及,便能感觉得到,立即走化。功夫练到技术高了,便能做到:一恨鸡毛,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,都能感觉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 ;在推手时,便能做到他不如我,我能知他。

 ( 十四)、"英雄所向无敌,盖皆由此而及也"

这句说明王宗岳是唯我独尊的。他生于二百多年前,那时,中国武术家还认为近身搏斗技巧在战场上还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。

( 十五)、 "斯技旁门甚多,虽势有区别,概不外,壮欺弱,慢让快耳 "

这种拳术技巧的门派是很多的,它们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,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,手脚快打手脚慢。

 ( 十六)、"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力而有 ( 为)也"

所谓有力打无力,大力胜小力,手快胜手慢,都是先天赋有的本能,不是学出来的。看来,这两段话,有宗派观点,有形而上学的论点。说其它拳种是.旁门 ",而自己是正门,是正宗,这确是宗派观热。

力大胜力小,有力打无力,手快打手慢,是一种规律,但力量和速度也不是先天自然之能,也需要学习锻炼才能加大力量,加快速度。因此, "非 关学力而有( 为)也"这句话是错误的。

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来讲是有柔有刚,有轻有重,有快有慢,既要栋习。四两拨千斤",又要练习"混身合下力千斤",所以单纯强调一方面,就有片面性,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。

( 十七)、〝察〞四两拨千斤,之句,显非力胜 ; 观耄耋御众之形,快何能为"

察 (打手歌) 里有 "四两拨千斤"一句话,显然不是用大力来胜人; 看到年纪耄 (意为七,八十岁)或耋(意为八、九十岁)的人还能应付众人的围攻,取得胜利,可是老人体力比较差,动作此较迟钝,还能御众取胜,说明"快"也不一定能取胜。

过去认为《打手歌》是王宗岳的作品,有人从拳论中 "察四两拨千斤之句 "的。察 "字来判斯《打手歌》是王宗岳以前人的作品,这是很对的。后来核对了陈家沟原有的四句《打手歌》,才断定现在六句的《打手歌》是经过王宗岳修订的。

这四句话是强调小力胜大力的技巧作用。

 (十八)、"立如秤准,活如车轮,偏沉则随,双重则滞"

始终保持平衡,身法端正,要像秤准一样;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.,不但不受来力,还能把来力拋出去;无论来力多么直大,要粘着走化,不要顶抗,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,这叫做"偏沉 ",能做到 "偏沉 ",就能顺随,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,有力无处用,推手时要避免两方相抗,如果两方相抗,不能够‥偏沉则随",动作就会滞钝,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。

 ( 十九)、 "每见数年钝功,不能运化者,率皆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耳"

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,不能很好领会"懂劲 "和"粘随走化"的道理,往往不能制人,反而被人所制,这都是用力顶抗,犯了双重" 之病而不自觉所致。

王宗岳这段话是在二百年前讲的,那时候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,而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,他们不懂双重之病,不能制人,大都为人所制。而现在练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,基础薄弱的人,加上不懂"双重"之病不懂着法,难怪有些练摔跤的人或练拳又硬又快的人说.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。

 (二十)、"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;粘即是走,走即是粘,阳不离阴,阴不离阳;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"

要避免这个"用力顶抗,不能走化"的毛病,就要懂得阴阳的变化。阴指柔、虚、轻、合、蓄势、吸气等 ;阳指刚、实、重、开、发劲、呼气等。

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,所以粘也是走;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,所以走也是粘。

有开有合,开中有合,合中有开;有虚有实,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;这样虚实、刚柔、开合.变化灵活,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,不知所措,应接不暇,处处被动。阳刚不能离开阴柔,阴柔不能离开阳刚。

有阴有阳,有虚有实,有柔有刚,阴阳相济,虚实页互变,柔刚错综,才算是懂劲。

 ( 二十一)、 "懂劲后,愈练愈精,默识揣摩,渐至从心所欲"

懂劲以后,粘走相生,越练越细巧精密,一面实践,一面多思考,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,学思并用,就能逐渐做到从心所欲,身手更为轻灵,威胁力更大,搭手即能判断对力力量的大小、长短、动向、快慢,依着何处即从何处反击。

 ( 二十二)、 "本是舍己从人,多误舍近求远。所谓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。学者不可不详辨焉。是为论"

推手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技巧,顺应客观规律,不自作主张;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,逆客观规律,必然会出现丢、顶、硬撞,不能引进落空,反而引进落实,造成失败,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。差之毫厘,结果是谬之千里。

练拳、推手也是这样,学的人要详细辨别这个道理。

——

返回《太极拳论》
相关链接

太极拳宗师 王宗岳

太极拳论

名家 注《太极拳论》

杨澄甫注《太极拳论》

沈 寿 注《太极拳论》

陈微明注《太极拳论》

许禹生注《太极拳论》

徐 震 注《太极拳论》


本站备案序号:赣ICP备050020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