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太极文化,揭示太极真谛。同练养生太极,共享健康快乐。
  养生太极拳   太极健身   太极经典   初学者园地   太极源流   拳坛轶事   太极拳首页  
太极史话

陈奏庭遇仙得神功,蒋把式感恩传砲捶

虚无子

明洪武五年,山西洪洞县连年干旱,口粮收不到,官粮不能少,农民没法生存,不少人外出逃荒。有一个叫陈卜的年轻人,空有一身本领,也迁到了河南沁阳县,情形也好不了多少,于是又搬到温县城东十华里的常阳村。陈卜年轻勤劳,生活倒也安定,不久就建宅定居下来,在里生息繁衍,安居乐业。在清除了附近清风岭一带的“匪徒”之后,改村名为陈家沟。有称之为陈沟,现在为河南温县陈家沟。

陈沟人自始祖陈卜起就以耕读传世,又喜好习武健身。相传陈卜在耕读之余就以开合运转、消化饮食之法传子孙,后世子孙多有习文练武者,且代代相传,发扬广大。传至明末,九世祖陈奏庭更是文武兼备,技艺精美,出类拔萃。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。

陈奏庭,名王廷,又名王庭。先学文,后学武,文武兼备。拳术器槭样样精通。陈王庭年轻时,往山西访友,途中见有两童子摔跤,旁有两老叟观看。陈奏庭为人诚实,虚心好学,特别是武术技艺,遇有高手,从不放过讨教机会。今日碰着自然要凑上前去看看。正看得入神,旁边老叟拍拍王庭肩膀,说:“客官,你想摔跤吗?”

陈奏庭看着童子的摔法特别,正想请教,于是就说:“让我试试!”

老叟命一童子跟王庭摔跤。王庭入场与童子一搭手,童子就亮起腿来,用膝部撞击王廷的气海穴。接连撞三下,就将王廷放倒。陈王庭恍惚之间,再看童子和老叟都不见了,不知去向。陈王廷心中怅然,当时天色已晚,急急赶路去访朋友。这天晚上,陈王庭觉得下腹胀满,丹田蒸腾,似有气流周身,四肢百骸好像脱胎换骨,陈王庭功力大增。

明末时期,河南久岸不雨,亦上千里。贪官污里,催粮逼债,官逼民反。陈王廷几次奉命平反巅险中取胜,与这次神助内功不无关系。有神助内功也不能战胜的,只有登封李际遇的一个姓蒋的部将;这才是强中自有强中手。

登封县武举人李际遇,为反抗明王朝的逼粮运动,带头据御塞起事。陈王庭奉命去说服好友李际遇,李际遇不从,据寨反抗。山上乱箭如雨,陈王庭虽不能伤着,但也不能近得山寨。李际遇手下有一员姓蒋的主将,持偃月刀,能百步赶兔,专长拳术。陈王廷追赶不能得,御寨不能近,只得无功而返。陈王廷打心里佩服姓蒋的武艺功夫,要不是两阵敌对,恨不能登门求教。

李际遇手下主将蒋氏原籍怀庆温县人,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世居小刘村,在温县以东距赵堡镇数里。自幼好武,得少林高师真传,精少林拳派太祖红拳、长拳、戚氏拳,后又学得内家拳法。明末时,因官逼民反,蒋氏参加了李际遇的农民起义军。清军入关,李际遇又奋起抗清。李际遇兵败受戮,蒋氏为了奉养老母,同时也为了保存玉岱山创始的忠义拳法,匿名隐入陈沟,愿为陈家仆人。陈王廷爱其武功,将他留在陈沟,尊为武术教师。蒋氏将其所创的忠义拳改名为砲捶,传授给陈王廷及陈氏族人。这就是陈家沟砲捶之渊源。

蒋氏在陈沟隐姓埋名,村人呼之为蒋把式。“把式”或“八式”是当地人对拳师的称呼。后人传其名为蒋八、蒋把拾……也有误称为蒋发的。(其实,蒋发是蒋把式之子。)蒋把式以内家拳法之理,总结整理少林拳派太祖红拳、长拳、戚氏拳,创忠义拳法。除改名为砲捶传陈王庭陈家沟外,还易名通背拳授于开封普济寺等地。陈王庭为教育子孙不忘师恩,与蒋师合于画像,属子孙挂于陈氏宗祠,以志永念。

蒋把式之子蒋发,幼承家技,更从王宗岳学得太极拳术。见《蒋发拜师》。蒋发传以其武技传陈长兴,河南温州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自蒋氏始。见《陈长兴序》。

 

太极源流 目录 太极史话 目录

太极拳是谁创造的

太极拳之流派

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证据

太极拳的源流

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

杨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

 

陈王廷不是太极拳鼻祖

陈家沟不是太极拳的祖庭

太极拳起源的争议

太极拳,道家传

一部唐村《李氏家谱》,直指太极拳源头真脉

李道子与太极拳关系考

太极拳源流解谜

蛇鹊酣战常山坡,轩辕悟创熊掌拳

终南山火龙传真道

张三丰首创内家拳

张三丰首创十三势

蒋元龙大难不死,王宗岳后继有人

陈奏庭遇仙得神功,蒋把式感恩传砲捶

砲捶源自蒋把式

张真人传

张松溪传